三林有“三宝”、“三特”、“三绝”,“三宝”是标布、崩瓜和酱菜,“三特”是舞龙、圣堂庙会、城隍出巡,“三绝”是刺绣、本帮菜和瓷刻。这是历代勤劳和智慧的三林人民创造的特有文化遗产。
“三林三宝”指三林崩瓜、三林塘标布和三林酱菜。
三林崩瓜。据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载,沪郊西瓜最有名的还数三林塘崩瓜,呈长椭圆形,中部略粗,皮呈淡碧色有网络状花纹,瓜皮极脆薄,瓜熟时弹指可破,故名崩瓜。记得小时候常常听说三林崩瓜很好吃,非常稀少,难得买到。好像吃过几次,印象不深了,只记得三林崩瓜个头不大,皮薄,甜甜的,味道很好。其实当时一般西瓜也很难买到,能吃到西瓜就谢天谢地了。三林崩瓜一直是小批量种植,市面上见不到三林崩瓜已经好几十年了,据介绍,现在三林镇政府已经建立了三林崩瓜特色农业基地。
三林塘标布。自元代始,受黄道婆的影响,三林棉纺织业发展迅速。明代中期,三林塘布市繁荣,每天上市的标布达上万匹,民间流传“收不尽的魏塘纱,买不尽的三林布”。三林塘标布工艺讲究,布身光滑洁白,宽一尺二寸。由于三林塘标布产量多,质量好,有“三林塘标布进京城”的口碑。现在三林塘标布重新出现在街头,纯朴的面料制成时尚的服装,返璞归真,回归自然,三林塘标布受到了新一代人的喜爱。墙角的窗前,一个织女坐在原始的木结构织布机前,不停地穿梭织布,人们围成了一个松散的半圆形,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。
三林酱菜。自古以来,三林百姓有腌制酱菜的传统。三林塘用料精细,做工考究,保持浦东民间酱腌传统法,长期日晒,使酱味渐入而仍保有原菜香的结果,食后爽口生津,增强食欲。其中小乳酱瓜在明朝时被誉为宫廷贡品。以前,镇上有万泰酱园,当地农家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手腌制酱菜的绝活。现在三林酱菜厂的酱菜广受顾客好评,不少品种还出口国外。
“三林三绝”指三林瓷刻、三林本帮菜和三林刺绣。
三林瓷刻。以刀代笔,以瓷当纸,在白瓷釉面上刻上字画。清乾隆年间,三林一带文人雅士很多喜欢瓷刻,清光绪年间,三林镇儒商张锦山,师从上海瓷刻名家华约三,其瓷刻作品颇有名气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张锦山曾孙张宗贤重拾祖传技艺,潜心钻研,将独特的雕、刻、磨、皴、擦、染等技法与书画艺术融为一体,其作品从瓷盘、瓷盆,发展至花瓶、异型瓷器和大型插屏之类的作品中,一展瓷刻新风。三林瓷刻曾在上海民博会上获“传承奖”,曾被列入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多件作品曾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展出。展厅里,一些盘、碟、袖珍屏风、笔筒、笔架、滴水壶各种瓷器,经艺人刻上字、画后,变得生动起来。
三林本帮菜。在乡村遇到逢年过节、婚丧喜事,当地民众都要摆酒设宴,一批本帮特色菜脱颖而出。元明时期,三林已先后形成了“林家菜”、“储家菜”、“赵家菜”、“张家菜”等一批私房菜。三林本帮菜尤以“老八样”声名远播。清末民初,一批身怀烹饪绝技的三林厨师,也纷纷到上海市区开设本帮菜馆,最为著名的是李林根先生,与人一起创办了上海德兴馆,其手下的本帮菜肴,均细腻嫩滑,鲜美绝伦。上海几个著名本帮菜馆,都有三林厨师的身影。展品中,虾子大乌参、红烧蛔鱼、白斩鸡、鸡骨酱、糟钵头、青鱼秃肺等名菜,摆了满满一八仙桌,色彩鲜艳,显示了三林本帮菜“汤卤醇厚,浓油赤酱,糖重色艳”的基本特点,视觉感受极佳,勾起人们极大的食欲。
三林刺绣。古称“筠绣”,线细、行针密、针法多样、色彩丰富、精致细腻不留针线痕,尤以抽、拉、雕技法而著称。三林刺绣从元朝兴起,发展历史漫长。以前,三林乡村妇女几乎个个都会刺绣,而且深得江南刺绣遗韵,形成了三林乡土味特浓的刺绣。三林刺绣针法精湛,所绣的花、鸟、鱼、虫,五彩斑斓;山、云、水、天,虚无缥缈。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三林刺绣成为地方一大产业,其绣制的服饰曾经作为国礼敬赠外国国家元首,三林刺绣传人康美丽曾于1983年受法国总统之邀,赴卢浮宫做刺绣技艺展示,三林刺绣享誉海内外。三林刺绣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三林刺绣一度曾面临失传危机,在国家文化部等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下,三林刺绣得以继承发展。“龙之绣”艺术社、“三林绣庄”、“裕丰绣庄”等先后建立,让三林这一古老的刺绣艺术重现魅力。
“三林三特”指圣堂庙会、舞龙和城隍出巡。
三林“三月半”圣堂庙会。民间俗称的“圣堂”,就是崇福道院,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陆逊母亲的家祠。数百年来,“三月半”庙会是崇福道院的传统特色。旧时的“三月半”圣堂庙会以圣堂为中心,在长约三里的道路两侧,从外地远道而来商贩摆满了各种货摊,非常热闹。2008年三林镇恢复举办“三月半”圣堂庙会,“三月半”圣堂庙会汇聚民俗文化、道教文化、饮食文化,以展示三林古镇民俗风情的千人行街表演为特色,彰显了“百年圣堂庙会,千年古镇魅力”的文化底蕴,成为上海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。
三林舞龙。舞龙,又叫绕龙灯,是浦东一带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,历史悠久。明清以来,三林及周边地区盛行迎神赛会,“行街”,“出会”的风尚颇为流行,舞龙是不可或缺的。现在,三林舞龙从内容到形式来了一番改造,融入了舞蹈的肢体语言、戏曲的步伐亮相、武术的精气神韵、技巧的翻滚腾挪,提升了品质。三林舞龙队成立以来,在国内、国际重大比赛中夺得金牌、银牌,并多次出访国外,闻名遐迩,以后又被命名为“上海市舞龙队”。三林镇在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“中国龙狮运动之乡”。2010年三林舞龙又以“浦东绕龙灯”为名,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三林人喜龙,老街街头也矗立着三林特色草龙。
“城隍”出巡。又称“出会”,渊源可上溯到明朝初年。三林“城隍”,一般指西林城隍庙城隍,宋代李若水,靖康事变中被金人虏去,金人劝其投降,李若水不从,破口大骂金国国主、并咬掉其耳朵,后遭杀。宋高宗赵构念其忠孝,封其为松江府城隍神,称威灵公。三林西城隍庙创建之初,即奉李若水为本庙城隍老爷。城隍出巡,一般在每年清明节,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,和农历十月初一。出巡时仪仗威严,前呼后拥,煞是气派。当天上午七时,庙中道士和善男信女祭拜城隍,九时正,城隍庙内鸣炮,城隍开始出巡。行街队伍中,先是“城隍出巡”头牌和引路旗,接着两个道士鸣锣开道,紧跟着四个喝道者,口中“欧、欧”喊个不停,以壮声势,后面一队队道士分别托着香炉,举着朝板、三角旗和风调雨顺立杆旗帜。中间是文艺表演队伍,有台阁对(即两个八仙桌扎在一起,人站在上面表演),打莲湘,舞龙舞狮,腰鼓,荡湖船,旱龙船,猪八戒背媳妇,蚌壳精,秧歌,末尾是清音班。最后是道教仪仗队伍,抬着供桌香炉,和回避、肃静、奉旨出巡的黑牌,城隍大老爷轿,末了是护驾的星宿旗。城隍出巡,煞是热闹,沿途围观的人们有一路跟着跑的,有站在高凳上的,老街二楼的窗户都打开了,人头攒动,争相观看。这些民间特有的活动表现了普通百姓祈福驱邪的美好心愿。走出民俗馆,心中感慨万分。民俗馆的展览反映出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各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加强,三林古镇民俗文化得以延续,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当然,也有一些自然景观,如成于清初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的西林八景,随着时代变迁,物换星移,就仅留其名了。三林镇清代诗翁王孟洮曾作诗八首,描写“西林八景”迷人景色。
“海会晓钟”:古刹藏深林,叩之殊幽邈。海鲸吼一声,五更梦初觉。
“三梁夜月”:明月夜初上,断桥人自行。衣袂暗惊湿,一天露气横。
“筠溪烟雨”:万个夹溪流,千岸剞牖户。陡觉扫不开,浓阴搅疏雨。
“南园夕照”:今昔三百年,斯园屡易主。一抹屋角红,夕阳照无语。
“桐桥晚风”:桐露滴夜深,暑气伏弗起。闲语倚石栏,天街望如水。
“芋泾秋棹”:一棹入深际,蓼花红欲燃。扣舷发长啸,惊起白欧眠。
“文阁晴雪”:高阁耸晴空,候喜雪初霁。万倾白玉田,琉璃视人世。
“土岗春眺”:春色遍郊原,陡岗试晚眺。螺黛恰似描,指点数峰小。